[以色列自助] 橫跨Negev Desert (內蓋夫岩漠)


照片攝在Negev desert中相當有名的Makhtesh Ramon內某一高點處,該處是Makhtesh Ramon最古老的岩石地,可溯至兩百五十萬年前。



標題看起來充滿大漠探險感,不過其實我沒有橫跨,只是在Negev desert內住了幾天而已,若硬要說有橫行其間,大概也僅有我靠吉普車代步來回繞上一百多公里那一天算得上數。不過即使沒有風吹日曬雨打地徒步或駕車行完整片Negev desert,在這岩漠內的數天已足成為我整趟以色列之旅後最為懷念與最特別的日子。

Negev desert絕對值得,這裡可以看的東西非常、非常多,但是相較於大景點大城市,它的資訊卻偏少。我在規畫行程時全靠英文資料,中文能給出的資訊無論自助tips或景點介紹都近乎零。抵達岩漠後,很多關於岩漠的資訊則是靠旅館、遊客中心跟我特別找的當地guide所獲知。

Negev desert是一片位在以色列南部的廣袤岩漠,它涵蓋了以色列一半以上的領土,經過地質學家考據後,Negev desert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岩漠。
岩漠內除現代化大城市Beer Sheva和好幾個小鎮外,尚包括數個國家公園、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香料之路、多個以色列太陽能發電廠和學術研究中心等。


(上圖是我翻攝Negev desert部份地圖後粗略加工製成,這樣讀起來會有較明確的地理概念。
地圖沒拍到的外圍處北邊往Beer Shava,西邊出去為地中海,東邊則接壤約旦。我圈起來的地方一共七處,包括岩漠中唯一且主要的40號公路、我落腳的數天的Mitzpe Ramon,跟五處我下面會提及、我這次有到訪的景點。)

講起Negev desert,除了無垠岩漠與其包藏的各種地質作用外,以色列當地人多半會聯想到Ben-Gurion。

以色列任前總理Ben-Gurion退位後在其中一個岩漠小鎮Sde Boker生活,他認為這片大漠將是以色列未來的重心,以為無論在學術、工業或觀光上這裡都有極大潛力。
Ben-Gurion過世後即葬在Sde Boker,而位在附近的Ben-Gurion大學算是依照該前總理的遺願所建。(大學內專門研究太陽能與沙漠地農耕等和Negev desert環境息息相關之物)


(照片為小鎮Sde Boker,這張是鎮上小家庭所分配到的住宿區)

Sde Boker這個小鎮型社區成立於1952年,人口僅500左右,是個相當典型的以色列Kibbutz。

以色列中有眾多Kibbutz,該社群的政治係一種結合了共產跟民主之體制。
在Kibbutz內,所有東西都是村落的公共財產,不存在屬個人的私有財。
居住權在社區內是被徹底落實的基本人權,這裡沒有遊民,不過所有住所皆由村落來發落給個體,無法自由選擇 (一般是依照家庭人數和其需求來決定如何發配住宿)。

村落也發落工作給每個人 (可以依照自己喜好選擇職業),不過不管從事什麼工作皆無薪水,每個人僅能領取到「生活必須的」食品、日用品跟錢。
年老無法上工者,村落仍然會配給他們食物與日用品。 (這裡的概念是年輕時候工作得多,老來就變得休息多一些,如此世代交替輪流承擔勞力責任)
至於這些物件、住所等如何發落,交由整個社群集體決定。
村落會固定選出一些代表,讓代表開會決定重大事項與各品項發落細節 (當然,在這裡當代表或者財務配給人也不會有額外薪水,對於所有財物也只有討論與發落權而不擁有)

最早的Kibbutz發源於1909年前後,由第一批移民至巴勒斯坦領土、抱持著以色列復國理想的Bilu所建立。Bilu對於以色列建國的想像並非猶太人高高在上地統治阿拉伯人,他們理想中的猶太復國,是要復一個更為平等、人群之間相互幫助的國家,他們同時也質疑資本家與受雇員這一資本主義關係有違平等。在一個「人人平等、資源共享而無階級之分」的猶太復國理想中,Kibbutz始創立。
(有些英文文獻會用「烏托邦」形容Kibbutz,但在烏托邦一詞已帶有不切實際、貶抑甚至逃避心態的負面性質下,以色列某些文獻內特別點出Kibbutz不是烏托邦,也非任何逃避主義下為了遁躲現實而形成的聚落。故在這裡我小心地避開烏托邦一詞)

1910起至80年代,經過一二戰、英國統治與以色列正式建國等歷史背景,Kibbutz沒有消散,在強烈的猶太復國主義理想下,反而逐漸在以色列擴展開來。80年代的Kibbutz運動更結合了以色列勞工黨的宣傳與政策。(一系列的Kibbutz運動也被視為共產主義歷史上相當重要的社會運動)

不過Kibbutz在近一世紀的其間經過許多大小轉變,實行細節上每個社區也略有不同,惟其平等、共產與無階級一初衷為不變之大原則。
比如1935年時,由歐洲各國移民至巴勒斯坦領土的猶太人試圖將傳統宗教信仰引進Kibbutz,欲將宗教結合共產體制,並將宗教傳統徹底落實於社區日常,一共有十九個社區認同並加入此運動,總計超過一萬人參與。

Kibbutz以農業為本建立,不過從30年代開始,Kibbutz亦有相當程度的對外貿易。
岩漠城鎮Sde Boker村落內有一片很大的橄欖園,有養雞跟一些家畜,同時亦有間膠帶工廠來維持其對內、對外的經濟發展。


(Sde Boker的膠帶工廠)

假如有人不願意參與這樣高度分享、共體的社區,此類Kibbutz社區會強迫該人搬離。
唯一例外是在已經慢慢改變規則的一些Kibbutz。在猶太復國運動成功,以色列獨立建國後,以色列政府漸漸部分取代了從前Kibbutz的社群功能,有些Kibbutz也因而改變,不再徹底落實其共產與共享制。
這類Kibbutz在整個社區共同決定願意開放部分人獨立於社區體制外後,一部分的人即便不遵從社區規則與參與共產共享,仍能留住社區中。但是相對的,這些「個體戶」的薪水、工作與生活一切得完全靠自己,社區絕對不幫忙。

在仍維持傳統共產形式的Sde Boker中,目前唯一能夠獨立於整個村落運作體制的只有少數短期房屋租客,這些租客除房租外另外需繳錢給村落。

有些嚮往共產社區的人會將Sde Boker視為Negev desert一特殊景點,不過在距Sde Boker不遠處,即有一個相當多遊客會慕名前往的景點:Ein Avdat國家公園。

Ein Avdat是一座侵蝕而成峽谷 (同時也是座乾谷,內有已經乾涸的河床),位在綿延約120公里的Zin Valley之中。


(照片為Zin Valley)

不過在滿佈各類侵蝕地形的Negev desert中,Ein Avdat並非因其侵蝕峽地而出名,很多遊客來這裡健行,要看的是位在峽谷健行步道間的水潭與瀑布。

是的,位在一片乾的岩漠中依然有美得驚人的水潭。



(以上兩張照片即是在侵蝕峽谷中的水潭,但我去的季節是夏天,沒有足夠降水讓瀑布壯觀地迸流,在水潭邊緣僅看見一道小川)

而在沙漠、岩漠或任何水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有水便有生物是不可逆的真理。

Ein Avdat國家公園這一區約八至九千年前已有人跡。從史前時代往近代推移,羅馬遺跡外,拜占庭時期曾有僧侶在較脆弱的chalk岩層 (抱歉,我不知道chalk中文怎樣翻比較妥當,在這裡是指比一般石灰岩更薄弱的地質用意,我總不能翻成粉筆吧)鑿穴而居。
此地也發現了三世紀左右的教堂,不過這座近兩千年的三世紀教堂已經在2009時被Bedouin人所毀。

國家公園內的主健行道路僅長一點五公里左右,在40號公路跟Sde Boker村落隔壁各有一個出入口,兩處入口分別座落在步道的前跟後,要注意公路那側是用於出口,而且從公路那側出去後,因地勢關係不可能再回頭道原本步道,距離公路出口最近的公車站牌在三公里外。

我是從村落旁、距離Ben-Gurion墳墓較近那邊的入口進去。從這一側進入健行步道前一樣有三公里左右的公路。

信奉雙腳萬能又沒有自駕的我,這三公里當然是用、走、的。不過其實Negev desert的氣溫沒有大家想像得可怕,即使是六七八這三炎夏季節,這裡普遍持續有風 (不是討人厭的暖風喔,而是會舒適的涼風),陽光也沒有熱到難以忍受。


(從Sde Boker這側入口進入後的三公里公路,也是在峽谷地形間)

前往健行步道途中,在公路上巧遇一群Nubian ibex。我拿起鏡頭時,好幾隻會同時一起轉頭盯著我。牠們很可愛也貌似溫馴,但我當時其實有點擔心,畢竟這真的是一大群,下方照片中只呈現了寥寥數隻,但現場總加超過20隻,整條公路上除我再無行人,行經車輛少,可說半小時四十分內是杳無人煙,要是牠們覺得我有敵意,集體一起帶著角衝過來也是很恐怖。






(在Negev desert中很常見但其實已經瀕臨絕種,僅存一千兩百隻的野生Nubian ibex。這種羊可以輕易爬上岩漠內的峭壁,也可以爬樹。除了橫跨公路,有時也會踏入岩漠內住宅區)

那蜿蜒的峽谷間公路我只走了去程一回,回程時相當幸運,巧遇健行步道內我替他們拍照並聊天的一對荷蘭夫婦,他們好心地載了我一程。這一程還不只出國家公園,因為他們要去Makhtesh Ramon,便直接把我載回我的住宿城市Mitzpe Ramon (從這裡到Mitzpe Ramon約30-40分鐘公路車程,即使沒有遇到好心人,每天也有不少固定班次的公車)


(我在Mitzpe Ramon中的住所:Desert Home民宿。因為實在太像度假村,要特別放上來。民宿主人很貼心,會提供地圖、一本介紹Makhtesh Ramon內生態與地質的專書,和樂意載沒有車的我抵達我要去的景點。)

Mitzpe Ramon是緊鄰岩漠中最知名景點Makhtesh Ramon邊緣的一個小鎮,在Negev desert觀光業逐漸發展起來後,這裡也被戲說成是「為了觀光客而存在的城鎮」。


(40號公路上往Mitzpe Ramon的指示牌,從Beer Shava一路南下至Mitzpe Ramon的過程會經過一座監獄。)

只要徒步三十分鐘便可繞完一圈大小的Mitzpe Ramon鎮內確實有旅館、數家tour company,也有遊客中心座落在Makhtesh Ramon的峽邊上,不過這個小鎮內的氣氛完全不似觀光區,除遊客中心外沒有任何地方販售紀念品或明信片。

Mitzpe Ramon很小,即使不是Kibbutz,鎮內的人也大多相互認識。外來者如我帶著亞洲面孔在這裡,經常被路人攔下來問我來自哪後硬要跟我多搭幾句話,除了被要求合照甚至還有要求我用手上單眼替他們照張相。

我反而覺得我才被觀光了。


(每週一會有新鮮蔬果市集在鎮中心擺攤,結帳時候被穿黑衣的老闆助手要求拍他們一張,背景過曝就算了吧)


(位於Makhtesh Ramon邊上的遊客中心,遊客中心同時是間博物館,介紹Makhtesh Ramon形成過程與生活其內的野生生物)

終於要講到Makhtesh Ramon這個著名景點。Makhtesh Ramon是一個經過數百萬年地質運動而形成的侵蝕坑,長40公里,寬10公里,深約500公尺。

也稱Ramon crater,但crater的別名完全無法表現這裡做為侵蝕坑而非火山口的真實樣貌,算是個莫名的誤植名。

根據我手上的書,Makhtesh Ramon這裡的地質約數億年前開始形成。以下很簡單得近乎草率地稍微記錄這個侵蝕坑的成形過程,畢竟地質不是我的長項,僅是提供最為基礎的侵蝕坑背景。

大概一億五千萬年前,這裡被Tethys海洋所覆蓋 (也所以地質學家能透過不同岩層內的不同海洋生物化石來判讀其地質歷史
),而後經過地殼長期擠壓,在海水中央突出了一片像小島嶼的山丘,這片山丘則在氣候與海水陳年交錯的壓力下漸被侵蝕、風化成一平坦地形,在地勢平坦後,Tethys海洋一度又覆蓋過此地,隨後Tethys的海水又在地層運動帶來的岩塊下退去。
大概五百萬年前左右,東非大裂谷一部份的阿拉伯谷成形,改變了這一帶河流的走向,來自非洲那方的河水開始注入Makhtesh Ramon這一帶,經數百萬年的侵蝕,因岩層軟硬度不同遂而成此侵蝕坑。


(Makhtesh Ramon內,不同顏色的地表為不同岩層)

在侵蝕坑中的岩石種類相當多,畢竟是從各處河流源頭所帶來。主要可見石灰岩、花崗岩與火山岩層。(這裡也曾經有過火山,但如今皆已消失,在Makhtesh Ramon內某些岩壁上尚可看見過去一些因上方岩層擠壓而未曾成形便冷卻在岩層間的火山遺跡。)




(以上三張照片皆為從Mitzpe Ramon遊客中心緊鄰侵蝕坑邊緣的步道上所見)


Makhtesh Ramon這一大侵蝕坑可以下去健行,也設有供健行者露宿的紮營區。不過我只有靠Guide開吉普車載我入內。


(在侵蝕坑內跟吉普車合照,背景是一度被開採挖礦之處。車後小小的水潭是人工水源區,過去為了開採礦石所設)

入侵蝕坑後是跟在上方所見完全不同的世界。不若表面看起來那麼荒蕪,有植物、動物、水源,在各岩層與地質運動下,內部其實不僅是一片黃塵土色。


(上兩張照片是侵蝕坑內隨地可見的碎岩石群,能輕易地找到花崗、石灰岩等不同岩石)


(上兩張色彩斑斕的岩石照皆跟冷卻的火山岩有關。第一張是因上方岩石壓迫而未成形火山的擠壓斷層面,下方紫色岩塊則是冷卻過後的火山熔岩)

(侵蝕坑內少見的大樹,跟我的導遊還有車)

(這是 Negev desert中最常見的矮叢,葉子演化成針葉一般細來減免水分需求。除葉子為適應沙漠/岩漠地形演化外,根部也有其特殊處。此植物有兩種根,一個可長達地下27公尺,另一種僅在地表下方但延伸得相當廣。靠這兩種根吸取地下水源跟在難得的雨天盡量抓取地表的水。)

(名副其實的沙漠之花,Guide說這類有花植物一年中僅有兩週左右時間是開花的,對只盛開兩周一事我半信半疑就是。為了避免被沙漠動物獵食,每朵花都是針刺的形狀。)


(某樹種的豆莢。跟野生動物共生,對沙漠動物來說這是含有高水分跟營養的食物,動物會把莢殼吃掉,但把在莢內的種子排出,變相地替這棵樹把種子散播四處。)

(侵蝕坑內看見的瑪莎蜥蜴Pseudotrapelus sinaitus,這類蜥蜴雄性會在繁殖期變成藍色以吸引雌性,除了大自然鐵律「雄性比較花俏」外,聽說還有對雌性表示即使不靠保護色,身著高調藍色仍能在沙漠內生存不被獵食的潛在意涵。繁殖高峰期過後會自動變回原本的土沙色。)

(很明顯的花崗岩層)

(這個侵蝕平台又被稱為「餐桌」)

(類似上方「餐桌」的平面鬼斧神工其實有很多個。這張照片腳下是Makhtesh Ramon內最古老的岩塊)

在動植物與地質外,Makhtesh Ramon亦有人文遺跡:Nabatean民族在西元前四世紀至二世紀時期留下的香料之路中繼站建築。

(侵蝕坑內的綠洲,為自然水源。非常小但已足夠各沙漠生物於此生存,Nabatean留下的一個香料之路中繼旅館遺跡即在此小綠洲不遠處。在綠洲附近可以看到許多動物經過的足跡。Guide相當厲害,看腳印就可以辨認是哪些動物,我則連要發現腳印都很困難)

Nabatean是講古阿拉伯文的遊牧民族,他們是Bedouin(貝都因人)出現前唯一精確掌握Negev desert中水源處、岩漠內各處概況者,Nabatean人成功發展出將香料自阿拉伯地區經過岩漠攜帶至地中海的香料之路,因此在西元前四世紀至二世紀初期獨佔香料貿易市場。


(這張圖是香料之路的路線圖示,與在香料之路途中各中繼站地點標示。攝於Avdat國家公園內的遊客中心。雖然和和前面提及的Ein Avdat同名,不過這是另一處保存Nabatean城市遺跡的國家公園。Avdat是命名自Nabatean的一名皇帝,葬在Ein Avdat國家公園內的峽谷。但其埋葬地點已不可考)

Nabatean在西元前六百多年始出現於埃及等附近國家的文獻記載,然而Nabatean幾乎沒留下自身民族所書寫的文獻,在西元二世紀Nabatean被羅馬帝國所征服後,Nabatean民族逐漸融入羅馬帝國,整支民族與其文化隨時間消散在羅馬帝國中。


(這是位在Makhtesh Ramon中的香料之路中繼站。此處過去是Nabatean商人休憩與存放香料用旅館,由於位在岩漠中,過去在Nabatean民族遺棄不用後便再無人知道也無人出入過。會僅剩地基非人為破壞,而是經過一次次地震所造成。)

(這是在Makhtesh Ramon中繼站附近的石排,在各個香料之路的中繼建築附近都可看見這樣一排小石堆,由於缺乏Nabatean民族本身所記載之史料,無人知曉這些是為了信仰、防禦或者其他功能而搭建)

(這張照片內看似磚瓦的碎片是Nabatean民族留下的陶器碎片,散落在中繼站旅館附近,有些殘片上還可發現紋飾,依照導遊這說法,這些碎片已經在此處放置了兩千年。這邊我也是持半信半疑的立場。)

Nabatean遺跡中,最著名且佔地最廣的是Avdat國家公園內的Nabatean古城遺跡,及其內被羅馬帝國征服後所遺留的羅馬教堂和羅馬澡堂。
前述雖說Nabatean做了幾百年的遊牧民族,但他們終究在這一區建立了一個大城,此城最初也是個中繼旅館,而後逐漸擴增其他建築與穴居所。

(這是由城內監視塔頂端往下望的一景,如今這斷壁殘垣貌一樣不是肇因自人為,而是地震所致。)

(至於這座羅馬人後來蓋的監視塔沒有完全倒塌,據說是因為在石牆之間押入了木頭,其軟度在地震來時微妙地做了緩衝,如照片所示)

在這個Avdat遺跡中,最著名的便是羅馬人占領後在此處所建的教堂 (為基督教堂,當時背景為君士坦丁大帝)。位處岩漠中使得此遺跡城內教堂在羅馬帝國廢棄此處後也不再有人煙至此,當考古學家發現遺跡城內古教堂,除了地震外,剩下來的全是原原本本、未曾經其他文化與人為修改或破壞的古教堂。
而在城內的三座教堂建於西元三世紀左右,算是最早的教堂之一。

(教堂遺跡之一)

(對於信仰者來說,這些古早教堂有其神聖與宗教歷史性,於是沿著過去痕跡蓋一些了如受洗浴缸和佈道講台之物,好在這裡舉行受洗或佈道。)

(這張照片中央的講台一樣是後來建造而成)

Nabatean本來當然無基督教信仰,但在這些教堂落成後,逐漸受洗成為信徒。讓Nabatean民族「皈依」的過程其實是有些tricky。(把皈依特別框起,是因為我覺得Nabatean信基督的過程與初衷未必那樣虔誠。)
受羅馬帝國統治後,部分Nabatean人仍是香料之路商賈,這個城市也依舊是他們必經之中繼大城,當絕大多數信仰都要求信徒在宗教儀式上奉獻祭品給神的時候,唯獨基督教堂內不僅不要求信仰者給,還固定發餐點 (象徵耶穌血肉的聖餐),對一路橫跨岩漠、旅途疲憊的Nabatean商賈而言,這個「無條件供餐」的信仰簡直太過大方。而入基督教,唯一門檻是受洗,對這些商賈毫無壞處,甚至還能好好洗個澡。想當然爾,透過食與水,基督教在此城內傳教輕而易舉。

(古城內的拱門廊遺跡)

除了基督教堂,這裡比較特殊的遺跡還有穴居。在岩漠中無中生有地靠石頭一塊塊堆積起蓋房要耗時耗力,但若在質地較脆弱、本來便稍受侵蝕而有凹洞的Chalk岩層內順勢挖出一個適合居住的洞穴則相對容易得多。

於是在這個城鎮下方數公尺處,尚有一小塊地下穴居城。而穴屋冬暖夏涼、相當恆溫的特色也讓部分穴屋城成為存放葡萄酒的酒窖。

(穴居屋門口)

(穴居屋內也可發現疑似教堂構造的空間)

(穴居屋外的拱廊)


(這張照片是建在城外不遠處的羅馬澡堂遺跡內部,和絕大多數羅馬澡堂一樣是三溫暖式。其水源來自一旁建造的蓄水池)

前面稍微提過,Nabatean後唯一曾在Negev desert內游牧過好一陣子的僅有Bedouin民族。

Bedouin是四處遷徙的游牧民族,足跡遍度非洲與阿拉伯半島,他們在Negev desert內曾有過好一段游牧生活,1948年以色列獨立建國佔領Negev desert時,約有六至九萬名Bedouin人生活在岩漠內,在以色列建國且逐漸將部分軍事訓練、地基處轉移至Negev desert後,Bedouin人在政治因素下被迫須要選擇定居在某處,或得進城市生活。
目前約有六成的Bedouin人融入了城市,好一比例Bedouin人一就選擇在Negev的40號公路旁找地方落腳而不願意融入其他現代城市或社區,這些在沙漠 (一部分人則遷移至耶路撒冷城外東邊的地方定居) 的Bedouin社群被稱為「不存在地圖上的社區」。

另外由於長期在岩漠一帶游牧,最初在昆蘭發現死海經卷的即是Bedouin人。

Bedouin講阿拉伯文,絕大多數是穆斯林。Bedouin女性包得比城市內的穆斯林更緊,所受管束也更嚴苛,男女間不平等的狀況相當顯著。
比如Bedouin村落內女性受教育的比例跟程度都相當低。村內的孩童雖然會去附近上小學,但大多數女性的教育也就僅至小學畢業(12歲為止),主因是至今許多Bedouin聚落內女性仍然相當早婚(14-16這段區間便得結婚),在這裡女性婚後受教育一事幾乎不被允許也不被認為有其必要。


(Bedouin聚落,不過這張照片是在耶路撒冷城外東邊所攝)

最後來提一下Negev desert中特殊的岩石繪畫(rock art)。

(遍佈Negev desert中的rock art,岩漠中有上千個充滿此類謎樣繪畫的岩石)

這些岩石繪畫還是個謎。這些岩石繪畫並非單次所成,而是一個個不同世代但有著相同文化與信仰的人群會反覆回到某處重新在岩石上加以不同的繪畫。但是目前沒有更進一步的科學研究或文獻證明這些繪畫的意涵和歷史。

以色列學者Davida Eisenberg Degen的博士論文便是試圖推斷這些繪畫的年代和其背後所指涉之物。在Degen之前,也有過幾篇論文專門討論這些岩石繪畫,但皆以較迷信的角度撰文。
Degen的博士論文則用分析不同繪畫筆觸、做畫風是的方式試圖論述這些繪畫分別屬於哪些年代。

(另一顆岩石繪畫)

絕大多數的岩石繪畫分佈在較遠處的Mount Karkom上 (從Mitzpe Ramon開車要將近五小時車程),我沒有時間跑那麼遠,所以這些是在40號公路附近的某山丘上所見。
不過若沒有人帶導,我想我一個人自駕怎樣也不可能知道車該停哪才找得到這些岩石繪畫。

離開Negev desert前一晚我還有去觀星,在幾乎零光害的Negev desert侵蝕坑內邊緣,仰首所見當真是滿天星斗,夏季大三角、大熊小熊座、天蠍天秤等常有耳聞的星座群皆清晰地在上方天空。(在這裡感謝帶我們觀星的美國人Ira,那晚甚至在天文望遠鏡下看到土星環!)

不過在沒有腳架的狀態,我實在沒辦法把繁星群照起來。

離開岩漠時我其實有些不捨,那是一個無論白天或入夜都很美且太值得探索的地方。

留言